慎冥的思想乐园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转帖:说说《梅兰芳》——内含剧透,慎入

主题:说说《梅兰芳》——内含剧透,慎入

我去看了《梅兰芳》,感觉还不错,有三分像茶,是用来给你品它的味道的。 
以前从书上看到人家喝茶喝三道,第一道苦如人生,第二道甜如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我不太喝茶,不过可以想象,初沏出的茶最为浓酽,也最苦;待喝完这道茶,人的舌头也会比较适应苦味,这时候再喝泡第二遍味道已经淡了一些的茶的时候自然会觉得有点淡然的甜;而第三遍泡出的茶会更淡些,人的味蕾也被变化的味道驯化的宠辱不惊了,所以才会有淡如清风的感觉。 
《梅兰芳》也是这样。三个大段儿里第一段儿也就是斗戏的那部分的味儿最足,不论是京剧味儿、北京味儿还是人味儿都很酽,喝下去很提神儿,让午后看电影的人倦意全消,打起精神看后面两段不那么热闹的戏。这又有点儿像京剧,角儿上台总是要有个亮相,收个碰头彩儿。第二段儿相对来说有了一点轻松,味道是淡了一点,不过也有可看的地方。第三段儿就有点闷了,又有点儿突兀,激烈的剧情让人觉得戏过了,反倒没了味儿。 

演员方面有三个人出乎我预料的好——王学圻、余少群和章子怡。 
燕十三这个人物本身就极精彩,性格很鲜明,这样的人物可能演员演起来稍微用力就会过火,不用力又会让人觉得不够饱满,不过瘾。可是王老先生把握的极其精确,把燕十三的味道、风骨都演出来了,又丝毫没有做戏的感觉,很难得。 
余少群的好处是好看而且干净。戏里邱如白说:“只有心里极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演的这么美。”余少群的青年梅兰芳确实当得起这句话。而且三言两语、举手投足之间梅兰芳的大气得体就被他演绎的妥妥帖帖,真是不错。 
章子怡感觉和孟晓东很像,都是美丽、骄傲又有主意的女人,有点霸气,让人觉得气场很大。所以这回她演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黎明演得还好,不过感觉好像脸上苦了点儿,不管心里怎么样,梅兰芳的脸上应该淡然一些,黎明的表现有点直白。孙红雷也不错,很有戏,可惜他本身的条件所限,缺了一点书卷气。陈红比以往好像会演了一些,不过还是觉得情绪有点过了,不自然。英达的表现符合他的水准,不好不坏。演费二爷的那位在一众戏不多的配角间表现的挺出挑的,神情很准确,能给人留下印象。 

有个细节我自己觉得很棒。斗戏的第三场,已是必败的燕十三唱《定军山》,戏台上是诸葛亮在对老将黄忠说您已经老了,不能再打仗;戏台下则是流氓在闹场。唱到后来,台下已是空无一人,只剩下狼藉的桌椅;台上却还是一板一眼的唱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最后一出戏唱完,龙套、琴师也散去了,只有燕十三一个人还亮着相立在台上。这时候费二爷上前挑起台帘,还是那派伺候名角儿的架势。我忽然就想起了小说《霸王别姬》里的那句“蝶衣没有欺场,是戏就得做足。”电影《霸王别姬》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情节,段小楼结婚后程蝶衣唱《贵妃醉酒》,正是一段舞蹈的身段中间忽然戏园子的灯灭了,一片慌乱之后等重新亮起来的时候台下是扔的满地的传单,而台上的蝶衣完全没有被之前的变故打扰,他一直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演着他的戏。 
顺便说一下,虽然都是男旦,程蝶衣和梅兰芳真是不同,程蝶衣是个没有自我的人,他是虞姬,是贵妃,是戏的一部分;而梅兰芳始终是自己,尽管他被梅党管着,束缚着,可他还是那个戴着纸枷锁的自己。张国荣和黎明也不一样,张国荣的妖气可以让他化身成那个精灵一样的程蝶衣,可是梅兰芳不是精灵,所以需要一个从容沉静的黎明来演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