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总:2008-12-25 投资者日记 (赌市)
2008-12-25 投资者日记 2008年是A股投资的亏损年,这与2007年大部分卖方机构的预测不同,当时大家普遍预测指数在4500-7000,或者4500-8000,但鲜有机构预测到指数会跌破4500,更是没有机构公开预测到指数会跌破3000。
这充分说明,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08年底再一次预测09年的A股
卖方机构对09年的预测,集中在1400-3000这个区间里,这一次大家会不会猜中呢?从历史经验来看,大概率事件是不会,小概率时间是会。也就是说,我们的预测,不仅作为正向指标是不准确的,即使作为反向指标,也是不稳定的。
大家是根据手头掌握的资料来预测股市的,而股价对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料早已做出了反应,那么预测未来股票指数的逻辑基础又在哪里呢?
我们必须要预测,因为这是我们的愿望。人类的愿望,解释了很多事情,比如在微生物学和生理学诞生之前,医学(包括巫医)就存在数千年了。我们需要预测市场,所以我们预测。
我想使用的第一个工具,是模式。把经济情况划分为主观的模式,就像把生理活动金木水火土化一样,没有依据(因为没有任何经济行为在发生的时候,是出于某种模式,模式只是人类认识事务的时候一种取巧的主观区分)。
目前主导性的负面因素,是基本面;主导性的正面因素,成为资金面。局势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测,我原以为,影响中国股市的主要负面因素,是物价、利率和估值水平,而任何涉及成长和业绩的基本面因素,都是长期正面的,在市场对基本面因素做出负面解读的时候,就是市场底部形成的时候,也是再一次开始新一轮A股投资的时候。但是,当基本面的负向冲击集中到来的时候,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再一次动摇,期待市场进一步误读中国的经济潜力,希冀以更合算的价位开始新一轮投资,问题是,市场会给我机会吗。
本轮需求回落,到底是什么模式呢。需求的波动造成经济的波动,而盈利的波动取决于供求关系的波动,这一轮需求回落,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呢?
一个上升期中的短暂调整,往往是需求的短周期波动,在供给侧,企业通过库存水平的波动,应对需求的变化,一个存货下行期,大约1.5年,那么到09年1季度,存货下行期将结束,而股市提前反应的话,在08年10月已经形成了本轮熊市的低点。
另一种调整,是长上升期中的中期调整,需求的回落持续2年以上,导致企业在存货调整之外,还必须对资本支出水平进行调整,新增供给出现2年的断档,从而使得供给侧以产能增量的调整适应了需求的波动,这样的下行周期大概要持续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的一半时间,也就是2.5年,这意味着经济在2010年底才会重拾增长,而股市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在2010年中期,而09年全年将是一个盘底的过程。
第三种调整,是资产泡沫破裂带来的调整,泡沫的破裂造成需求的短时间的深幅回落,企业仅以库存和投资水平来适应是不够的,需求的回落如此之深,以至于需要现有存量产能退出一部分,企业破产和转型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下股市的PB将向1倍回归,而900点可能是这种悲惨情况下可以看到的第一目标位。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股市的下跌将快速而猛烈,A股目前可能还处于这种猛烈下跌的过程中,而底部的到来也会提前于一般的周期性调整,也许09年就看到调整的底部,但新一轮上涨的到来,有赖于新增长点或者新泡沫的形成,如果没有新增长点或者新泡沫,股市会很长时间没有系统性机会,但如果新增长点和新泡沫提前诞生,股市也随时可能结束下跌。
2009年的投资,到底是上述哪种“模式”呢?股价水平、股价历史趋势和不同行业与风格的股票近期的走势差异,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也在变,但仍然是目前为止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答案。从对股价走势和结构性分化的考察来看,市场的上涨方式,否决了第一种模式,而市场的下跌方式,又否决了第三种可能,市场的结构性分化,否决了第二种模式,我只能说,到目前为止,市场还没有拿定主意,我想我也没有。
我们需要对“模式”持续关注,但结论出来之前,不要轻易下注。
第二个可以搞的,是“常识”,所谓常识,就是相信事物发展遵循共同的规律,因此把生活中的事情套比到股市,也是有用的,其实,中国人的逻辑,更多的就是类比,而东方哲学,也用类比的方法,迥然自异于科学。
从常识出发,尽管“坏事变好事”的新闻每天都看到,但是投资者还是不要被这种反东方逻辑的东方思维所干扰。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本质上是一个治病疗伤的过程,大量的强心剂被使用,如果能够保护血液循环不中断,就是成功了;至于奢望在救助的过程中还要添加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导致病人比病前更健康,那是不合乎逻辑的,更不要奢望高危病人发生白发变黑、双目复明、落牙再生的事情,这种奇迹发生在宗教救助中,而在世俗的救助中十分罕见。政府救市不会带来牛市,其他因素可能引发牛市,所以政府救市,既不构成牛市的充分条件,也不构成非牛市的充分条件,它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对两种结果都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政府救市与股市的关系,不是100%的,但也不是0%的,很多事情将因此发生。
从常识出发,我们总是在战争后期比在战争初期更能辨认和预测出胜出一方;另一个常识是,胜出方中的最大获益者,不是最早加入胜出方的,而是在战争结束前加入胜出方的。如果把两条常识结合起来,我们就很难理解在多空争执的初期选定自己立场的人,有什么利益上的合理性。对于A股来说也是这样,如果说多方有百万大军,空方也有百万大军,那我们何不等待一方被打散建制溃不成军的时候,再站到胜利者一边呢?
09年的A股,是涨是跌我无从预测,但我有点反对卖方对1400-3000的框定,这种框定就像在第三次国内战争初期就去赌黄河、淮河还是长江会成为国共界河一样,是非常学究的。了解中国政客的人都知道,最终的界限是生死,而不是河流山川,国民党竟然能够以东海为界占有台湾,实在是西方文化对中国规则的粗暴破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