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 范军利 2009年01月12日
部分QFII投资者已开始悄然布局A股。
瑞银、马丁可利等均已出手;资金汇出方面的限制也是QFII留在A股的原因之一
【《财经网》专稿/记者 范军利】在全球经济衰退已成事实,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仍未定论之时,部分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者开始悄然布局A股。
1月12日,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总监袁淑琴在出席会议时向《财经》记者证实了“瑞银抄底A股”的传言。她透露,瑞银QFII2008年11月开始大量买进A股。当月买入数量已超过此前两月受金融危机影响时卖出的总量。
袁淑琴称,进入2008年12月,瑞银QFII更是大笔出击,“连续买很多”。截至2008年底,瑞银QFII的现金持有量比2007年底已经下降了很多。
根据沪市大宗交易数据,瑞银QFII席位仅2008年11月6日一天,便耗资逾3亿元以买方身份成交14家蓝筹股,涉及股权4567.27万股。
另一家QFII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近日也开始行动。“我们最近的现金持有比例保持在5%左右,因为我们对未来A股走势很有信心。”马丁可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柯世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柯世锋认为,2008年A股全年下跌65%,创下A股18年历史之最,但从估值角度看,目前A股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处于历史低位。马丁可利在中国A股市场的总投资约为22亿美元。
袁淑琴坦承,经历过2008资本市场最为动荡的一年后,2009年仍将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事实,经济增长至少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恢复。她表示,2009年上半年,一些大的坏消息会继续爆发,挑战脆弱的全球金融体系。
在非金融领域,全球需求放缓,将导致企业利润下滑,工业生产领域将不断传出比较负面的消息。这些都会成为未来几个月严重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因素。
但是,袁淑琴认为,保增长已成为中国政府最主要的任务。尤其是政府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及信贷、税收等领域的具体措施都是QFII投资者对A股市场竖立信心的基础。“今年往后的一段时间,我们投资者会有更多更为实质的投资行动。”
除去易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周期性行业板块,QFII投资者对一些内需性的、消费类领域如医疗卫生、农业等板块较为看好。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根据相关监管政策,QFII在资金汇出方面有诸多限制,这也是导致其在跌市中停留A股的原因之一。
为避免短期内国外资金恶性撤资,相关政策在QFII资金汇出方面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如,在本金汇出的要求上,封闭式中国基金管理机构在汇入本金满三年后,可委托托管人持规定的文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分期、分批购汇汇出本金。每次汇出本金的金额不得超过本金总额的20%,相邻两次汇出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三个月等。
袁淑琴建议,弱市中,可以通过增强上市公司分红派息回报股东能力、建立挂钩股指型基金应对“大小非”、以及发展机构投资者力量等措施恢复投资者信心。■
慎冥的思想乐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