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08
2008年一定会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工作、学习、投资、恋爱,有太多值得记忆的东西。
在回顾2008之前,先列出从“股”以来的成绩单(非常之丑陋)。
| 年份 | 年初资产 | 当年投入资产 | 年末资产 | 资产收益率 | 沪深300涨幅 |
| 2006 | 5000 | 18400 | 31668.45 | 35.33% | 120.28% |
| 2007 | 31668.45 | 0 | 79350 | 150.56% | 157.48% |
| 2008 | 79350 | 20300 | 67759.15 | -32.00% | -66.02% |
| 总投入资产 | 43700 | 投资收益率 | 55.05% | 沪深300涨幅 | 96.18% |
从成绩单看,2006和2008年的收益率有可能被投入资产扭曲。根据模糊的记忆,收益率与沪深300相比差不多。
一至二月
2007年10月中旬内地股市在中石油的带领下跌破6000点,见历史性顶部。在1月跌至5000点反弹,天真的我还以为会产生一波大级别的5浪。在中小板块的掩护下,市场于21、22日用两根大阴线给出了看法。
整个2月上证指数围绕4400震荡。在Z先生的指引下,我在2月底清仓。
总结:
1. 在市场超出价值中枢后应适度缓慢减仓,比如:每涨百分之十卖出10%。
2. 当价值投资演变成价值发现时,密切关注流动性,并根据趋势操作。
3. 克制贪欲,多看以往市场顶部的走势图(08年1月VALUE——如何在股市中逃顶),激发脑中悲观细胞。
4. 根据通胀、利率情况,关注债券。
三至四月
三月在一路阴跌中结束,我也第一次认真观察了顶部的下跌。
4月23日根据上一轮熊市的经验,在牛股减少至0的情况下,我用1/3之一的资金抄底。后一天,财政部下调印花税,市场接近涨停收盘。由于马上要去四川,很快便抛售离场了。
总结:
1. 熊市中可以最多30%仓位进行保守操作。
2. 牛股至0可适当关注,牛股接近或超过马股反弹接近结束。
3. 50天线下穿250天线可正式确认进入熊市。
4. 注意指数对50天线和250天线的乖离。50天线适合强趋势,反之则用250天线。一般乖离接近30%可关注,到达50或250天线时见顶。
五至六月
5月10日结束四川之旅回到上海。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69197人遇难,374031人受伤。还记得那天下午在班组得到消息,为之震惊,就差2天啊。。。。。。而市场则在维稳的呼声下,温水煮青蛙。
6月6日,水烧开了,青蛙也为自己的迟钝付出了代价。上证指数形成了一个漂亮的“维稳孤岛”。
总结:
1. 生命只有一次,活着的人应好好珍惜,善待身边人。
2. 人间有情,市场却无情。理智是唯一的生存法则。
七至八月
七月的市场在奥运行情的憧憬下,有了些许波澜。我也全仓加入了其中,不用说结果只能是被市场羞辱。
整个8月市场的信心被所谓的奥运行情彻底击碎,毫无抵抗的下跌,我则在8月18斩仓离场。
总结:
1. 熊市最多只可投入牛市见顶时的30%仓位,新投入资金切不可入场。
2. 设5%的止损。
九至十月
9月上旬延续上月的跌势,上证指数跌至本轮新底1802点。9月18日
市场在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增持三大行、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回购股份,这三条利好的支持下反弹,可笑的是市场的信心早已丧失,三大利好只支撑了6个交易日的反弹。
10月基金大幅抛售,上证指数创下6124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10月28日见1664,形成所谓的“岐山岛”。
总结:
1. 政策短期内确实有用,但关键还是看价值,均值回归不可阻挡。
十一至十二月
在经历了10月份的最大单月跌幅后,市场普遍预期11月会有大幅反弹。走势由预期决定,11月7日反弹开始。9日“四万亿”发布,铁路、基建类股大幅飙升,让人想起上轮熊市中的“数字电视”概念。结果不出所料,在经历了大幅炒作后依然被抛弃。11月13日上证指数突破下跌趋势线,此时上证指数PE12倍,PB1.7倍,考虑09年业绩必然下滑,似乎估值也不低。
12月市场在全球救市和“四万亿”的刺激下,大量资金进入中小企业板,大炒特炒,造成大量泡沫。而另一方面,根据赢富数据统计,大小非保持惊人冷静,无情的抛售。上证指数在2008年最后8个交易日以7阴1阳结尾,收1820点。
值得一提的是H股于11月见底,PE8倍,PB1倍,出现大量跌破净现金的公司,出现大量投资机会。此时B股PE7倍PB1倍,长期看具有投资价值。封基折价达到本轮下跌以来新高,接近30%,只是距上轮熊市50%还有较远距离,大量封基到期收益率达到7%。
总结的总结:
1. 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前,因向是市场表示敬畏,同时以最保守的观点注意市场可能的出错。
2. 或许熊市最好的策略是不做。
3. 好的资金管理对投资成绩影响巨大。
4. 熊市时最好的学习时间,抓紧时间增加知识积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