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更大损失
作者:沈联涛/文 [2008-08-18 21:01:26 ]理性投资系列之三十
从一个下跌的市场中获利的机会很小
股市有两种类型: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发达市场一般是流动性高、监管良好和波动性小的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现,他们可以分散地投资新兴市场,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也面临波动性大、流动性低的高风险。
每一个新兴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大多数新兴市场的投资者都是非常本地化的,他们的决策深受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市场情绪、新闻和传言的影响。在这些市场上,最大的公司要么是大型国有企业,要么是家族牢牢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去,新兴市场上自由流通的股份很少,所以,少量的交易就能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与此同时,由于职业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相对缺乏,典型的新兴市场也往往容易被散户投资者主导。
当然,小规模的市值总额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容易推高股价。因此,早期的新兴市场就像当年美国狂野的西部,股价大起大落。在这类市场上,动量交易和泡沫效应相当明显,以至于价值投资也只是理论上成立,实际上未必能赚到钱。只有当股价回归现实,比如股价大跌,投资者才会重新捡起价值投资的逻辑。其中的教训很值得汲取。
台湾股市就是一个明显的散户投资者驱动的例子。随着台湾的工业化,当地的中产阶级开始对股票投资产生浓厚兴趣。为了遏制投机,防止股价大幅波动,台湾的证券交易所仍然维持着7%涨跌幅的限制,意味着散户投资者一天的最大损失不会超过7%。其他大部分市场都还没有这样的限制。尽管这样,台湾股市和日本股市在20世纪80年代保持了一致的持续增长,并且前者在1989年达到了12495点的顶峰。但是,如同日本股市一样,台湾股市后来又猛跌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遭受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股市现在的股指,依然没能超过其1989年的高点。
一般来说,新兴市场有更高的收益率和更大的波动性。在经历2003年3月SARS期间的短暂停滞之后,全球股市开始持续上涨,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市场是最先受益的。平均而言,“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股市市值大概是它们股市最低值的3倍到4倍,其中,巴西表现最好。
然而,从价值评估的角度来看,新兴市场的市盈率明显高于发达市场,这已经引发了一些国际投资者的担忧。与此同时,石油和食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加上次贷危机的爆发,已经诱发了对成熟市场衰退的担心,这最终会损害到新兴市场。
总体而言,目前全球市场上有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趋势是资金从发达市场流向新兴市场,因为新兴市场增长更快;而且一些人相信新兴市场国家的币值被低估,所以,投资新兴市场还能从汇率变动中获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兴市场股价在从最高点回落的同时,仍然有国际资金不断流入。另一种趋势是资金从新兴市场抽走,这不仅因为可以套现获利,也是由于预期新兴市场会受成熟市场影响,暂时不看好新兴市场。可以说,全球市场仍处在动荡的状态,稳定的趋势还没有出现。
对于投资者来说,因为通货膨胀和全球股市的调整,似乎没有安全的港湾可以有效地保值资产。下面的数字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从今年年初到6月23日,美国股市跌了11%,日本股市跌了9.7%,欧洲股市跌了20.9%。新兴市场的股市跌了11.2%,其中,上海A股跌了44.8%。从整体来看,全球MSCI指数跌了10.1%。另外,在加息的压力下,全球债券指数也跌了10.2%。
所有增长的市场都是商品市场,用美元衡量,增长3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0.2%,黄金13.6%,石油102.1%。有趣的是,如果用欧元衡量,商品价格仅仅增长13.6%,说明货币升值的确有助于减缓通货膨胀。
全球资本市场的现状让人困惑,因为用价值评估的原则,并不容易区分哪些是最有价值的股票。次贷危机之前,金融股都有很高的市盈率和足够吸引人的股息,然而,发达市场的金融股是次贷危机中损失最惨重的,因为金融股都有很高的财务杠杆。
在这种情况下,短期而言,谁损失最少,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当整个市场都在衰退,一个投资者要想扭转市场的趋势而从中获利的可能性不大。惟一可以安慰的就是损失比市场小。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如果你在试图保护自己免受通货膨胀的损失,你也应该当心不要遭受更大的损失——刚跳出油锅,又跌入火坑。
但是,这也是很好的时机来考虑下一轮的上升周期何时开始。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探讨这个问题。■
作者为《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香港证监会前主席
1 条评论:
最近保險公司和銀行,將近倒閉….你有買保險或基金或債券嗎?
*
是誰的錯……..?
高級管理层該不該付起責任? (管理層和股東有別,股東拿股息,管理層拿薪水)
*
雖然不是矛頭亂指的時候, 不過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扶正過來,難道要等到下幾代在遇到同樣的事嗎?
*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因為無法自行擴張業務而需動用大眾的融資來擴張,以免被收購或淘汰)的高級管理層的每月工資是不是應該和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掛勾呢?如果上市公司有甚麼問題的話,不止單一投資者受牽連, 高級管理層的薪水也立刻受影響.
*
*
龍的傳人應該沒那麼好騙吧!........先學基本面分析法,才來學技術性分析法…..
*
如果認為有理的話,請支持與告知,讓更多人戒亂玩股票,力量才會大,當局注意到時,才能立法………還有撥個電回家保平安吧.
*
歡迎加入成為我的朋友,讀些有關電子交易的可怕性
Facebook:
Remind.myselfc@yahoo.com
機構持有股票,卻可以借出賣空,他們已經從高科技電腦交易資料有第一手資料, 他們知道很多人開始借股票, 知道市場很多人在賣空了,他們也加入一腳,來個裸賣空.....
我們雖持有股票,但我們卻不能借出股票........,所以被賣的股票被跨大了......
400年前就有賣空,但當時沒有電腦和計算機......
賣空是必要的,但要在同一個平等的框架....比如,機構不准借出股票.....
不過想想一下,你能夠很快,在一秒之內拿到十大最高交易量, 十大最高上升, 十大跌幅的股票......那,拿到其他資料有甚麼困難呢?
提醒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