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冥的思想乐园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Wheatley中国经济专栏》"低价中国"重现 喜中有忧

中国经济主编 魏伦; 编译 李慧君/尹嫄婷/郑及游/石冠兰/李然

路透北京3月2日电---现在还不能忽略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尽管官方调查显示,由于制造业出口订单骤降,中国国内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但当圣诞老人再度开始为孩子们购买玩具之时,他光顾的第一站还将是中国.

除了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及畅通的供应链,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展现出一种可以在全球需求复苏之时,支撑该国竞争力的灵活性.

农历新年之後,农民工仍能找到新的工作岗位,但工资降低了.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已暂停强制性地提高最低工资,政府监管机构亦已不再严格执行一年前制定并实施的劳动法,企业人士曾称该法大大加剧了企业成本.

其结果就是,中国产品的成本--"中国价格"在经历了2007年中期以来连续16个月的攀升後,再度出现了下行的势头.

据美国劳工部称,1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下跌了0.7%,为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滑;与2008年同期相比,进口价格仅上升了1.2%.

中国再受亲睐

Booz and Co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Ron Haddock表示,该公司与上海美国商会合作的一份对跨国企业的调查显示,投资者正在回归中国"品质".

随着中国的成本大幅上升,跨国企业曾急于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成本更为低廉的印度和越南等地.

但目前中国则再次受到青睐,因跨国企业视其更为稳定,且价格变得更为低廉.

"受需求崩溃的影响,中国当前劳动力大量过剩,工资成本因此回落,有关其他低成本国家的炒作亦明显减少,"他说.


事实上,中国极力维持玩具和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低成本,让经济学家感到担忧.

自去年7月以来,北京暂缓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步伐,并部分恢复了低附加值行业的出口退税,以帮助这些行业摆脱困境.

这些政策上的改变,延缓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且有触怒发达国家的风险,因後者十分希望中国能扩大进口以恢复全球经济的平衡.他们并不想让中国维持这些企业的生存,并向世界输出更多的商品.

出于这个原因,摩根士丹利(MS.N: 行情)亚洲主席罗奇敦促中国政府在人民币和出口退税政策上保持克制.

"中国需要注意到,它的发达国家贸易夥伴多数正深陷衰退,失业率亦急剧攀升."

他并称,"中国任何能影响其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做法,都具有放大效应,并将被视作贸易方面的敌对行为."

以往的经历并不乐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後,美国从亚洲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下降--1998年10月前的12个月中,累计下跌9.6%;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後,因各国寻求增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价格再次下跌.

产能过剩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中国政府急于重振经济增长,将会支持扩大行业产能的投资,而这些行业目前已难以找到足够的国内外买家消化其产出.

摩根大通驻纽约首席经济学家Bruce Kasman告诉路透,"未来几年中,中国和世界其他制造业大国肯定会遭遇产能明显过剩,其他地区需求不振的困境,这一情况甚至会延续到经济复苏阶段."

他并称,"我认为那会令商品定价开始下行."

降价其实已经开始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环比持平,同比下降4.2%.去年12月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1%.

B2B贸易服务商环球资源(GSOL.O: 行情)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海外买家预期"中国价格"今年仍会下跌.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Craig Pepples表示,中国已不再是价格绝对低廉的生产国,2008年新出台的劳动法造成的成本压力不会消失,人民币也不会重回2005年汇改前的水平.

但他仍表示,参与环球资源调查的企业中,有47%的企业预计,今年在中国的采购量不会减少,甚至可能增加,即便很多公司已经缩减其总体进口预算.

"这可以看出,中国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仍是主要供应基地的中心,"Pepples向路透表示.(完)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