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 2009-03-09
在查勘经济残骸的同时,世界各国想知道的是,它们能做些什么来防止这种情况再度发生?它们如何才能为市场资本主义的创造天使松绑,而又不会释放出极具破坏力的地狱之犬?可是在日本,人们似乎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
最近我访问东京期间,在不止一个场合,当我问起日本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时,对方就如同忍者般敏捷地转到了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这个话题上去。当人们提到19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时,常常将其描绘成人类堕落之前的田园世界。当时美国军舰队还没有敲开日本封闭的国门,日本还不需要可卑地到世界上去讨生活。曾经担任日本财务省次官的神原英姿(Eisuke Sakakibara)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别称:“日元先生”。在他的描述中,当的日本安宁、有序、自然而友好。他表示:“这就是明治维新前日本的模样。我们应该恢复那种面貌。”
在被问及经济政策时,一位影子内阁大臣回想起江户时代日本几乎不存在的出口。(考虑到日本延续200年的锁国令,这没什么可惊讶的。)这位政治家说,日本开始出口只是出于建立军队保护自己的需要。这个决定无情地导致了今天日本对向海外消费者出口制造业产品的过度依赖。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资深学者格里•柯蒂斯(Gerry Curtis)去年在日本生活了半年。他证实,东京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气息,而不是危机感。“许多知识分子完全否定了美国,包括那些过去对新自由派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照单全收的人。如今知识分子的主流情绪是怀念日本过去有多么美好。”经济危机促使人们重新评价日本战后——如果不是明治维新之后——在至少三大领域的纪录。
第一个领域是政治。自民党的败落完全在预料之中。过去半个世纪,自民党在野的时间只有10个月。在若干次误诊之后,该党似乎终于要气绝而亡了。自民党的部分问题在于缺少可靠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另一部分在于对权力近乎封建君主般的专横激起了公愤——党内世袭职位的第二代、第三代政治家数量多得出奇就是象征。就连人们本以为会动摇这种政治体系的激进外来分子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也在不久前把国会席位传给了儿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野的日本民主党党内——虽然也不乏高官显贵——满身的专家型政治家。该党应该可以在定于9月份举行的大选中获胜。
面临知识分子攻击的日本战后的第二大支柱就是其官僚作风。曾经造就了日本的经济奇迹、无私而又才华横溢的官员形象,在公众眼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们变成了贪婪自利的精英阶层,擅长犯政策错误和为自己谋取退休后的舒适工作。
第三个摇摇欲坠的支柱是战后经济模式本身。目前人们大量谈论的是要注重农业,不再强调创造了战后财富的制造业。“日本的主要优势是制造业,因此可能会蒙受最严重的损失,”神原英姿表示。他认为当今世界将永远无法恢复到昔日的物质消费水平。
人们通常认为日本的农业受到了严密保护,但是日本人担心他们的农业产量只能满足他们40%的热量需求。神原英姿支持日本民主党大幅增加农业补贴和实现家庭经营农业产业化的提案。他一直试图说服丰田(Toyota)相信汽车是夕阳产业,应该让它的工程师去提高农业效率。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迎来胡萝卜零库存的时代。
当世界其它地区忙于与金融灾难搏斗,日本的制造业遭遇订单减少的最猛烈冲击时,谈论农业福利和明治维新前的价值观略有脱离现实的感觉。学术气氛来自国家对意见的征询。这为在野党提供了半个世纪来推翻自民党政府的最佳机遇。不过,如果人们真的选出一届全新的政府,那么他们在支持革新的同时,或许也期待着某些旧东西吧。
慎冥的思想乐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