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冥的思想乐园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

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看法

1。心里不要对股价有“锚”。 

指数从6000点下跌到2000点,你觉得不好理解。但是,如果指数从2005年下半年的1000点,06年涨到1300,07年涨到2400,08年 
再跌到2000点,你会觉得不好理解吗?我相信不会。我想很多人会说,股市在经历了06年30%和07年85%的大牛市后,08年是合理的调整。所以, 
跌得这么多,并不代表宏观经济就一定出大问题了。它可能仅仅是对以前疯狂的合理调整。 

2。中国经济可能将进入另一个阶段。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但到目前为止,最容易做的事情已经做了。接下来发展的很大一个方面取决于人均生产力的提高。就中国目 
前情况而言,还有很大空间,但这个提高过程相对会较级慢,而不像私有化/开放市场,这样能立杆见影。再加上人口结构的变化,我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还能高速 
增长,但其增速可能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8%~10%,而是7%左右了。但我们不能忘记的一点是,以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如果再能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 
10年的话,那将是非常非常可观,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3。全球信用可能已进入紧缩周期。 

从全球范围来讲,二战以来,股市和房产市场都是经历了大牛市,而其根本原因,就是信用的扩张。我们从书里看到,美国以前很多股票的PE只有6倍/7倍。 
实际上,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股市的PE水平在7~14倍之间,而现在,大家觉得15倍都是便宜了。其原因,主要是信用扩张。一方面是央行采取宽松的 
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可能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金融创新,使得私人市场的信用扩张,摆脱了保证金率的限制。在“正反馈”的作用,几乎是无休止地扩 
张。就是巴菲特说的WMD。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这种扩张终于到了尽头,开始进入“负反馈”。不久之后,20倍的PE可能就不是下限,而是上限 
了。 

4。金融市场的长期繁荣并不正常。 

今天,如果你问什么行业最赚钱的话,我想10个人中有9个人会说是金融行业。所以金融行业是吸引了最大量的最聪明的人。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试想一下, 
如果全人类最聪明的头脑都在想着如何从资产转移/分割中赚钱,而不是想着如何去创造财富的话,这会是一个可长期维持的状态吗?以我的观察,国外的MBA 
的重点经历了从“管理”到“营销”再到“金融”的转变。而随着进入信用收缩期,我看“金融热”已到尽头了。让我始终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在美国70年代, 
纽交所的一个交易席位的价格和纽约一个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差不多。我想这一天可能还会来。哪一天经营证券的收入和经营出租车的收入都差不多的时候,也许也 
正是信用收缩期到头的时候。 

5。经济高增长不代表股市高增长。 

无论是逻辑还是事实,都不支持经济高增长就必然会股市高增长的观点。 

结论:中国经济还会稳步增长,但通过股票赚钱的最好时间已经过了,在今后10~20年里,股票指数的收益可能和债券差不多。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