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阅读秘籍 - 将自己变垃圾桶
Added on: Sunday 10, December 2006
关于阅读,陶杰开宗明义指出,在学校读书和自己看书是不一样的,「读书是被逼的,菜式好像餐厅的午餐,通常不会有很多选择;但阅读就好像吃自助餐,可以自选心头好。」
陶杰阅读秘籍:将自己变垃圾桶
阅 读 原 则 : 宁 滥 勿 缺
关于阅读,陶杰开宗明义指出,在学校读书和自己看书是不一样的,「读书是被逼的,菜式好像餐厅的午餐,通常不会有很多选择;但阅读就好像吃自助餐,可以自选心头好。」
一向文采风流的陶才子,再来一个阅读与恋爱的比喻:「阅读和谈恋爱不同,爱情要求『专一』,看书却可以『滥交』。」意思是说,要尝试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宁滥勿缺。惊人的话说过了,陶杰语重心长地说﹕「甚么书都可以读,偶尔接触到一两本坏书不打紧,但看完后我们一定要知它坏在哪儿。」
将 自 己 变 垃 圾 桶
许多人看书,只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来看;陶杰则认为,看书的最高境界,是将自己变成一个垃圾桶。他指出,自己无兴趣的书尤其要看,不要偏执,「因为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好处、不同的趣味。」
身为作家,他认为看书不必独钟于一个作者;而且「文字、电影、漫画都要看,任何事都需要平衡,就好像吃饭一样,不应只吃肉类或菜类,要提倡均衡饮食;知识平衡,人才会健康。」他建议文科生应看一些关于科学、生物的书籍;而理科生就要读一些历史书及文学著作。
看书不怕滥,「当你看书看得很滥,到了没原则的地步,甚至觉得没甚么作家值得你崇拜的时候,你就到达了看书的最高境界。」
选 书 看 缘 份
陶杰看书,自然是滥得不得了。那么,他怎样选书呢?他说,只要书名、封面及目录吸引人,或者看几页后有看下去的欲望就行了;「选择书本也是看缘份的,有时候不是你看中了那本书,而是书看中了你。」
但如何界定一本书是否好书呢?陶杰认为:「一本好书在讲述一些你不熟悉的知识时,其作者表达手法好,文笔精炼,能令深深吸引你继续看下去。因此,好书能开拓视野,充实知识,还可令读者从中提炼出智慧。」
阅读改变气质
虽然陶杰认为看书要滥,要将自己变成垃圾桶,然而,他也觉得有些书实在不该看。陶杰认为,像《东X刊》、《一X便利》这些纯粹提供娱乐信息的杂志,可以不看,「此类书刊好像薯片,虽然可以充饥,却都是没有营养的。」
除此之外,陶杰希望同学以功利的眼光看书,从书中提取合用的知识。但是,「不要完全相信书中所说的,要质疑书中的资料,让自己思考,将书中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想法。」因此,看书就能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及敏锐的触觉,「这是自学的好方法,在需要不断自我增值的社会中,看书的确是有助向前冲的利器。」
所谓自我增值,除了指充实各种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训练思考逻辑;阅读能达到这个目的。陶杰还强调,阅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多年前被人错认是饰演凶残杀手的黄秋生,「看书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样貌,亦可以增加自信,现在我和黄秋生比起来,已经完全不同了。」
学 英 文 多 看 妇 女 杂 志
陶杰十七岁时赴英读书,中英文俱佳不在话下。他认为,学英文应由英文课外书着手,而且最好选择外国出版的英文杂志来看;内容方面,最好涉及不同方面的知识,「例如国家地理杂志、经济学、天文、动植物学及政治等不同范畴」,那么才不会觉得枯燥。陶杰觉得,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即使对英文没兴趣,也可查字典;而查字典是学好英文重要的一环。
陶杰特别提议女孩子多看妇女杂志,从中了解女性自身的问题;而阅读一些有深度的专访,可以让女孩子思考自己社会上的角色。而且,「还可以学会护肤令自己更漂亮」。
艳 情 与 创 作
阅读和写作,总是一体两面;爱阅读的人,很多时都按捺不住写作的冲动。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好的文章,创作出好的故事。陶杰出书几十本,他认为,写作不宜太直,要留有「味道」,「就是要含蓄表达。例如,透过旁观者的反应写出你要形容的人,这样便能衬托出你要描写的东西,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创意。」
有学生认为,近年某些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小说作品太露骨、太多艳情内容,陶杰打了个比喻:「对性描述,就好像百货公司的其中一种货品,都有bad taste 和 good taste 的分别;正如四级杂志和《金瓶梅》,前者是为了挑起读者的性欲,而《金瓶梅》则是利用对性的描写来批评明朝的道德败坏和当时女性的地位。」
「现在大部份的流行小说都比较虚浮,而且内容总离不开性。或许这是市场的需求。」但他认为,性并不等于低俗,如果借着对性的描写来表示不满,引发读者思考的话,未尝不可。「那是一种批判,是作者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三级。」
年 轻 人 该 偏 激 一 点
陶杰近年的散文创作,有不少关于政治的话题;记者觉得,其中有一些篇章太政治化而且偏激,几近谩骂。陶杰反问,「孙中山当年要求人民薙发剪辫,是否偏激?如果你觉得孙中山偏激,证明偏激也是一件好事。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年轻人是该偏激一点。」他补充,「但一定要有原则,不要以为每天上学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就是偏激。」
谈到他的写作生涯,陶杰首先想到的是留学英国时跟查良镛(金庸)吃的一顿饭。「那是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他席间一直鼓励我写作,还给我一个专栏空间,我非常感谢他。」而第二个转折点是九四年遇上的车祸,「到鬼门关走了一趟,我对世界、人生的看法都转变了,这令我的作品正加真实。」他淡然一笑。
来源: 香港教育城
慎冥的思想乐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