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冥的思想乐园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史蒂芬·罗奇称大萧条不会重演

史蒂芬·罗奇称大萧条不会重演



转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08年11月25日



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为总部在纽约的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效力已超过25个年头,而且大多数年头担任公司高级主管,领导着公司在全球的经济学家团队。在眼下的衰退性动荡开始重创全球市场和经济之前很久,他就以唱空而闻名。



不过,当《亚洲华尔街日报》对他进行采访时向他问及,房地产、大宗商品和股价暴跌,信贷急剧萎缩和悲观情绪泛滥等种种因素是否会导致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重演时,罗奇回答道:



这是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它与本人作为一名专业的经济学者从业35年来所目睹的一切衰退皆不同。我经历过五次大的萧条,超过12次经济危机,并且每次均不相同,这一次危机比那些危机都严重。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本次危机堪比30年代的“大萧条”?我不这么认为,而且我认为眼下试图去用任何历史经验来衡量其严重程度实在是为时尚早。





今年63岁的罗奇从去年6月开始担任驻香港的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其职责本身不在于管理公司在亚洲的日常经营,而是作为面向区内客户、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高级代表。



眼下,摩根士丹利及整个国际银行业正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问题之一就是银行股价大幅下挫。公司想要熬过这段困难时期,就需要一位值得信赖的形象大使。为了抵御危机,摩根士丹利已经宣布大规模裁员,并获得美国监管部门批准,由纯投行向银行控股公司转型,这样就可以吸纳储蓄并获得更多机会来充实资本。



罗奇最近在访问新加坡期间接受了《亚洲华尔街日报》记者Ven Ram的采访,以下是谈话记要:



记者:你认为美国经济未来一年的走向如何?亚洲会受到什么影响?



答:美国陷入了深度衰退,至于有多严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市场的冷热。我认为,随着信贷市场的缓慢解冻,经济衰退不会很严重,但将会持续至2009年全年,甚至可能延续到2010年。



亚洲很大程度上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因而将会感受到美国消费增长放缓而产生的压力。不过好消息是,亚洲地区的经济不会像10年前那样崩溃,但增长放缓的情况很可能会延续到2010年。



记者:你认为美国市场会在何时触底?



答:美国市场将在经济到达可能的底部前6到9个月提前触底。因此,我估计证券市场在明年下半年会有所回暖。



但是,当市场触底并开始反弹--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的时候,问题在于反弹的力度有多大?会是一飞冲天?或是不如人意?又或是无功而返?这一点我们现在都不说不清楚。我最好的估计是初期的反弹力度相对较弱,并阻止市场出现过久和过高的反弹。



记者:为经济把脉和领导一个庞大的组织,此两者之间有何异同之处?



答:在我作为一名宏观分析师和经济学者的这些年中,我明白了掌握一种能让你将各项宏观前景综合在一起的概念框架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组织来说也是如此。你必须了解那些将会推动业务和市场的主题,以及如何适当安排你的人才队伍,使他们与这些主题和战略机遇恰当配合。



记者:对你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学者是谁?



答:应该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多年来,他写过不少关于战略重要性的论文,并将战略和战术、战略和运作效率及战略和压缩成本进行了重要的区分。这对我去理解业务的成败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特所谓的战略和我所认识的战略,就是挑选出少数重要的市场、产品或客户群,再根据他们的情况使用非现成的途径对组织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改造。



记者:作为一名经理人,在美国和在亚洲工作起来是否有不同之处?



答:这里面差别非常大。过去25年,我领导着全球一流的经济学家团队,并在亚洲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但我如今要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更广范围的业务。亚洲意味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才体系和不同的国家。这非常刺激,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记者: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哪?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答:我于70年代初期在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第一个工作是供职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在整个70年代我都在那里工作,目睹了美联储的重大政策失误,在最严重的时候酿成了美国和全世界出现极具破坏性的两位数通货膨胀。我从中总结出痛苦的教训:我们在央行的理论研究,以及教科书中我们所信奉的金科玉律都并非无懈可击。



很不幸的是,近年来我们一直目睹央行犯下一系列重大错误,并成为酿成眼下这场大危机的原因之一。



记者:说一说你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最值得自豪的一刻。



答:坦率的说,是我在中国观看奥运会并目睹我曾经投入大量时间的这样一个国家在几十年来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以及这个国家是如何自豪地为全世界献上这台大戏。



我对能够参与使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的旅程感到非常骄傲。中国经济并非完美--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是完美的--,他们现在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但他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