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再一次降临世界
文/端宏斌
现代社会的特色之一就是个"快"字,要发展能发展得快,要萧条也能萧条得快,这不短短一年多时间,人们开始幻想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大萧条了。下面是著名杂志的最近一期封面。

《TIME》的封面是1931年大萧条时代芝加哥街头排队领取免费食品的场景。

《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就更直接了,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而题字是世界站在悬崖边上。

《新闻周刊》网站的标题新闻是"大萧条2.0?",类似的说法其实很多,例如"大萧条威力加强版?"、"大萧条升级资料片?"、"大萧条sp?"不一而足。
不过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其实都一样,即我们应该不会迎来下一次大萧条,有趣的是,当年发生大萧条之前,人们也不认为会发生大萧条。当初的大萧条,最悲惨的结局就是导致了二战,想象一下,一边是成千上万没有工作的人排队领取救济,一边是牛奶卖不出去只能倒入下水道,地里成熟的麦子无人收割只能烂掉,这老百姓心里会有多么巨大的怨气?不过大萧条只是针对西方世界而言的,当时的苏联是其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期的中国经济也是高速发展,以至于被称作二十世纪早期的黄金十年,当时上海已经发展成远东第一大城市)。那时候的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资本主义一天天的烂下去,社会主义一天天的好起来。甚至有不少美国工程师在本国无工作,就跑去苏联打工。就在此时,苏联人积累起来了宝贵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因为短短几年之后就有纳粹的500万军队等着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段历史,苏联最终才能攻克柏林。
这篇文章我想表达的观点非常简单,即使真的迎来了大萧条2.0版本,也不代表世界末日到来了,但是在美国人和英国人眼里自己就是全世界,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即使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他们仍然如此的自大和狂妄。未来的历史学家们会发现,2008年就是一道分水岭,这代表了美国势力由盛而衰,目前来看,唯一支撑美国世界领袖地位的就是美元,因为这是世界货币,一旦美元坠落或崩溃,那么美国的时代就终结了,但千万不要认为美国接下来就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交出世界领袖地位已经快100年了,他们不也活得挺滋润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